光明日报记者 尚杰 王冰雅 光明日报通讯员 董冰飞

  “游客多得忙不过来哩!背靠大地湾,我们也吃上了‘文旅饭’�!闭驹诟仕嗵焖逅优系墓劬奥短ǎ跣癜焉骨锏捏吐峄怀闪擞龅墓�,这个当了半辈子田间汉的“老秦安”,如今已经是三间民宿的主理人�!懊幌氲揭桓鲂⌒〉奶展�,能带动整个村子的发展�!�

  每逢四月,桃花盛开,全国各地的游客、学子涌入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赏桃花会、游大地湾。去年以来,随着天水文旅热度攀升,秦安县以大地湾遗址为核心的特色文旅产业走俏,大地湾博物馆年接待游客突破了40万人次。遗址南侧的“大地之湾田园综合体”项目落地,将史前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带动周边12个村落发展民宿与农家乐。

  大地湾遗址是我国20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在发现的文物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我们以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为原型,设计了独特文创�!苯步庠备咦熘缸耪构裰械拿热ぬ召附樯�,这个憨态可掬、神情多样的胖娃娃已经成为大地湾遗址的象征,其周边文创产品与天水其他文创一起远销海内外,在多种渠道销售下,文创产品销售额比以往同期增长了50%到60%。

  自2024年暑假起,来自加拿大、新加坡及海峡两岸的37支研学团队在此开启了文明溯源之旅。通过模拟考古挖掘、制作陶艺、钻木取火等活动,来自天南海北的青少年亲手触摸了“历史的温度”,在实践中感悟来自史前人类的智慧。

  “独特的秦腔唱法、悠久的大地湾历史、从开花到结果的‘桃经济’,秦安是一座未经充分挖掘的文化宝库。”甘肃大地湾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邵耀峰说,“将历史传承下来的无形资产变为有形的财富,让村民在飞速发展的当下吃上时代红利,我们使命在肩�!�

  沧海桑田的变迁带来绵延赓续的积淀,先民的智慧为后世奠定了长远的福祉。秦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昊莹说:“在�;ぶ懈栉奈镄律诖葱轮斜欧⒐哺豢赡埽√展蕹晌蚩蟮赝宓囊恢址绞�,秦安还在不断探索新的路径�!�

  《光明日报》(2025年04月23日 09版)

编辑:张泽昕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队峁┬挛畔咚�,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