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4月24日消息(记者费权)近日,有媒体报道,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计划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这意味着实施多年的“仅退款”服务即将成为历史。

2021年,拼多多率先推出“仅退款”政策,允许消费者在满足一定条件时直接申请退款,无需退货。这一政策迅速得到行业响应,京东、淘宝、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相继引入,“仅退款”服务成为国内电商行业的标准配置。这一政策在推出初期,极大地简化了消费者的售后流程,降低了维权成本,尤其在处理小额商品或存在轻微质量问题商品的售后时,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受到广泛欢迎。

然而,随着“仅退款”政策的广泛应用,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部分平台在处理纠纷时,未充分了解具体情况,也未征得商家同意,便直接向消费者发送“仅退款”通知,导致商家在责任尚未明确的情况下,既损失了货款,又失去了商品。还有商家反映,如果产品确实存在质量问题,他们可以凭借问题产品向厂家或上游商家索赔,但“仅退款”政策打乱了正常的售后流程,给他们带来诸多麻烦。更有甚者,部分职业“薅羊毛”群体恶意利用该规则谋取私利,严重损害了商家的利益。

事实上,取消“仅退款”早有迹象。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积极推动优化平台经济领域竞争生态,督促各大电商平台整改“仅退款”、平台补贴、价格收费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让竞争环境更健康。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相关管理部门明确表示,将针对平台滥用“仅退款”规则,导致商户货款两空的问题进行治理。

在行业调整的大背景下,部分电商平台已率先行动。去年7月,淘宝天猫率先对“仅退款”规则进行调整,放宽了相关限制。今年3月下旬,阿里旗下的1688平台全面取消“仅退款”政策,在处理商品品质纠纷时,根据账号诚信情况判定,由平台补贴受损方。京东、快手、拼多多等平台也对“仅退款”政策进行了优化。

“在过去,很多网购平台实际充当了裁决者的角色,但平台的监管能力有限,这就必然造成了裁决的不公,大量网店遭到羊毛党侵袭,经营者苦不堪言。‘仅退款’这一本意保护弱势消费者权益的规则,被异化为薅羊毛的手段。”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李泽瑞律师表示,从我国法律逻辑来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了消费者求偿权、知情权等多项权利,但是同时也对权利的使用范围进行了规定,即需要“合理行使”。“仅退款”服务的产生,实际导致了“合理行使”的边界被屡屡突破,如今的取消则更符合法律原本的逻辑。“当然也要谨防矫枉过正,取消‘仅退款’不能演变为对消费者权利的限缩,网购平台进一步增强治理能力,才是实在的破局之法。”

北京工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吕来明则表示,“仅退款”机制是在流量见顶的背景下,平台间激烈竞争的产物。这一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消费者的维权成本,但却增加了经营者的负担。当“仅退款”被滥用,平台宽泛适用该机制时,会损害经营者权益,甚至导致其经营困难,进而引发监管介入。

从法律角度看,退款不退货本质上是经营者对自身权利的处分,只要符合自愿原则,法律并不禁止。同样,平台设定或取消“仅退款”机制,是其自主选择交易模式的结果。当下平台取消“仅退款”,是根据监管政策和市场形势,综合平衡经营者和消费者权益、防范恶性竞争的考量。但这并不妨碍经营者与消费者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达成仅退款的共识,比如生鲜商品或小额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退货意义不大或退货成本高于商品价值,仅退款就具有一定合理性。

吕来明认为,平台取消“仅退款”政策,有利于遏制部分买家违反诚信原则、利用该规则“薅羊毛”的行为,保护平台内经营者的合法利益。但这也可能产生一个问题,即商品存在质量问题但不宜或无法退货,而经营者又不同意仅退款时,平台介入按退货退款处理是无法实现的。此时,消费者通过其他途径维权,成本就会提高。对此情形,平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处理,没必要“一刀切”按退货退款处理。

编辑:谷欣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